现代心理学主要分类有哪些,主要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8:04:35
现代心理学主要分类有哪些,主要思想

现代心理学主要分类有哪些,主要思想
现代心理学主要分类有哪些,主要思想

现代心理学主要分类有哪些,主要思想
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
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
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
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
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
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
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
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
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
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
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
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
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
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
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
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
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
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
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
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
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
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
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
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
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局限:
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时代精神:
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代精神: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
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整个社会尔虞我诈,互相倾轧;道德沦丧,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便自然地导致人们精神病和神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分析就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过于紧张造成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精神抚慰成为一种需要.)

时代精神:
唯意志论.享乐主义的动机学说.

旧精神分析学派
前期的正统派(强调生物学因素3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础):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荣格:
阿德勒:
新派(着重于社会的精神文化):
霍妮:
弗洛姆:
沙利文: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毁誉参半.
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
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

时代精神:
反主流文化运动.对社会不满.
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
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
①听觉编码即声码;
②视觉编码即形码;
③语义编码即意码.
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性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而后可以用
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

时代精神:
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电脑智能的研究.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受康德的影响.
时代精神:
开放的理念.兼容并需的精神.
日内瓦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心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发展.儿童心理学.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理论上的先行者:
迪卡儿:动物仅是占有空间的机械,它的动作只是机械作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在身体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识的灵魂.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时代精神:
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