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弧焊怎么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0:26:50
氩弧焊怎么焊

氩弧焊怎么焊
氩弧焊怎么焊

氩弧焊怎么焊
一、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
1. 手工钨极氩弧工艺特点
(1)工作原理
钨极氩弧焊是采用钨棒作为电极,利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进行焊接的一种气体保护焊方法,如下图所示.
通过钨极与工件之间产生电弧,利用从焊枪喷嘴中喷出的氩气流在电弧区形成严密封闭的气层,使电极和金属熔池与空气隔离,以防止空气的侵入.同时利用电弧热来熔化基本金属和填充焊丝形成熔池.液态金属熔池凝固后形成焊缝.
由于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与金属起化学反应,所以能充分保护金属熔池不被氧化.同时氩气在高温时不溶于液态金属中,所以焊缝不易生成气孔.因此,氩气的保护作用是有效和可靠的,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焊缝.
焊接时钨极不熔化,所以钨极氩弧焊又称为非熔化极氩弧焊.根据所采用的电源种类,钨极氩弧焊又分为直流、交流和脉冲三种.
(2)工艺特点
1) 氩弧焊与其他电弧焊相比具有的优点
a 保护效果好,焊缝质量高  氩气不与金属发生反应,也不溶于金属,焊接过程基本上是金属熔化与结晶的简单过程,因此能获得较为纯净及质量高的焊缝.
b 焊接变形和应力小  由弧受氩气流的压缩和冷却作用,电弧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很窄,焊接变形与应力均小,尤其适于薄板焊接.
c 易观察、易操作  由于是明弧焊,所以观察方便,操作容易,尤其适用于全位置焊接.
d 稳定  电弧稳定,飞溅少,焊后不用清渣.
e 易控制熔池尺寸  由于焊丝和电极是分开的,焊工能够很好的控制熔池尺寸和大小.
f 可焊的材料范围广  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都可以进行氩弧焊.特别适宜焊接化学性能活泼的金属和合金,如铝、镁、钛等.
2)缺点
a 设备成本较高.
b 氩气电离势高,引弧困难,需要采用高频引弧及稳弧装置.
c 氩弧焊产生的紫外线是手弧焊的5-30倍,生成的臭氧对焊工有危害,所以要加强防护.
d 焊接时需有防风措施.
3)应用范围
钨极氩弧焊是一种高质量的焊接方法,因此在工业行业中均广泛的被采用.特别是一些化学性能活泼的金属,用其他电弧焊焊接非常困难,而用氩弧焊则可容易地得到高质量的焊缝.另外,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压力管道焊接中,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氩弧焊打底,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
2.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参数
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钨极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氩气流量、焊接速度、喷嘴直径及喷嘴至焊件的距离和钨极伸出长度等.必须正确的选择并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满意的焊接质量.
1)接头及坡口形式  钨极氩弧焊多用于厚度5mm以下的薄板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和T形接.对于1mm以下的薄板,亦可采用卷边接头.当板厚大于4mm时,应开V形坡口(管子对接2-3mm就需开V形坡口).厚壁管的对接接头亦可开U形坡口.
2)焊前清理  钨极氩弧焊时,焊前清理对于保证接头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熔化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冶金反应,不能通过脱氧的方法清除氧化物和污染.因此,焊件坡口表面、接头两侧以及填充焊丝表面应在焊前采用有机溶剂(汽油、丙酮、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擦洗,去除油污、水分、灰尘及氧化膜等.
对于表面氧化膜与基层结合力较强的材料,如不锈钢和铝合金应采用机械方法清除氧化膜.通常采用不锈钢丝刷或铜丝刷、细砂轮或砂带打磨.
3)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
电源种类和极性可根据焊件材质进行选择,见下表.
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
电源种类和极性 被焊金属材料
直流正接 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钛及其合金
直流反接 适用于各种金属的熔化极氩弧焊,钨极氩弧焊很少采用
交 流 铝、镁及其合金
采用直流正接时,工件接正极,温度较高,适于焊厚件件及散热快的金属,钨棒接负极,温度低,可提高许用电流,同时钨极烧损小.
直流反接时,钨极接正极烧损大,所以很少采用.
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时,在焊件为负,钨极为正极性的半波里,阴极有去除氧化膜的作用,即“阴极破碎”作用.在焊接铝、镁及其合金时,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高熔点氧化膜,若不能除去,将会造成未熔合、夹渣焊缝 表面形成皱皮及内部气孔等缺陷.而利用反极性的半波里正离子向熔池表面高速运动,可将金属表面氧化膜撞碎,在正极性的半波里,钨极可以得到冷却,以减少钨极的烧损.所以,通常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来焊接氧化性强的铝、镁及其合金.
4)钨极直径
钨极直径主要按焊件厚度、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电源极性来选择.如果钨极直径选择不当,将造成电弧不稳,钨棒烧损严重和焊缝夹钨等现象.
(钨极成分:钨极作为一个电极,它要负担传导电流,引燃电弧和维持电弧的作用.钨是难熔(熔点3410±10℃)、耐高温(沸点5900℃),导电性能好,允许通过较大电流和具有强的发射电子电子能力的金属,所以,钨棒适于做电极.为了在较低空载电压下引弧和减少大电流时钨极烧损量,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钨极是加入1%-2%的氧化钍(ThO2)的钍钨棒,或加入2%氧化铈(CeO)的铈钨棒.一般我们应尽量选用铈钨,因为其放射性更小.)
5)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主要根据工件的厚度和空间位置来选择,过大或过小的焊接电流都会使焊缝成型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所以,必须在不同钨极直径充许的焊接电流范围内,正确地选择焊接电流,见下表.
不同直径钨极(加氧化物)的许用电流范围
钨极直径(mm) 直流正接(A) 直流反接(A) 交 流(A)
0.5 2-20 - 2-15
1.0 10-75 - 15-70
1.6 60-150 10-20 60-125
2.0 100-200 15-25 85-160
2.5 170-250 17-30 120-210
3.2 225-330 20-35 150-250
4.0 350-480 35-50 240-350
5.0 500-675 50-70 330-460
钨极尖端形状和电流范围
钨极直径
/mm 尖端直径
/mm 尖端角度
/(°) 直流正接
恒定直流/A 脉冲电流/A
1.0 0.125 12 2-15 2-25
1.0 0.25 20 5-30 5-60
1.6 0.5 25 8-50 8-100
1.6 0.8 30 10-70 10-140
2.4 0.8 35 12-90 12-180
2.4 1.1 45 15-150 15-250
3.2 1.1 60 20-200 20-300
3.2 1.5 60 25-250 25-350
6)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由弧长决定,电压增大时,熔宽稍增大,熔深减小.通过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配合,可以控制焊缝形状.当电弧电压过高时,易产生未焊透并使氩气保护效果变差.因此,应在电弧不短路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电弧长度.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选用范围一般是10-24伏.
7)氩气流量
为了可靠地保护焊接区不受空气的污染.必须有足够流量的保护气体.氩气流量越大,保护层抵抗流动空气影响的能力越强.但流量过大时,不仅浪费氩气,还可能使保护气流形成紊流,将空气卷入保护区,反而降低保护效果.所以氩气流量要选择恰当,一般气体流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Q = (0.8 ―1.2 ) D
式中: Q――氩气流量,L/mm
    D――喷嘴直径,mm.
(氩气纯度  焊接不同的金属,对氩气的纯度要求不同.例如焊接耐热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氩气纯度应大于99.70%;焊接铝、镁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0%;焊接钛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8%.国产工业用氩气的纯度可99.99%,故实际生产中一般不必考虑提纯.)
8) 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加快时,氩气流量要相应加大.焊接速度过快,由于空气阻力对保护气流的影响,会使保护层可能偏离钨极和熔池,从而使保护效果变差.同时,焊接速度还显著地影响焊缝成型.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焊接速度.
和焊条电弧焊一样,焊接速度不是手工钨极氩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在有些工艺条件中也不列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气体保护效果.但在自动钨极氩弧焊或熔化极氩弧焊时,焊接速度过大,会影响气体保护效果.
9)喷嘴直径
增大喷嘴直径的同时,应增大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大,保护效果好.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量增加,而且可能使焊炬伸不进去,或妨碍焊工视线,不便于观察操作.故一般钨极氩弧焊喷嘴以5-14mm为佳.
另外,喷嘴直径也可按经验公式选择:
       D=(2.5―3.5)d
式中: D――喷嘴直径(一般指内径),mm;
    d――钨极直径,mm.
10)喷嘴至焊件的距离
这里指的是喷嘴端面和焊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所以,喷嘴距焊件间的距离应尽量小些,但过小使操作、观察不便.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5-15mm.
11)钨极伸出长度
为了防止电弧热烧坏喷嘴,钨极端部突出喷嘴之外.而钨极端头至喷嘴面的距离叫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焊件之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就好,但过近会妨碍观察熔池.
通常焊接对接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3-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8mm较好.碳钢、不锈钢的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见下表.
推荐的碳钢焊接工艺参数
材料厚度     mm 1.5-3.0 >3.0-6.0 >6.0-12
接头设计 直边对接 V形坡口 X形坡口
电流       A 50-100 70-120 90-150
极性 直 流 正 接
电弧电压     V 12
电极种类 铈(钍)钨极
电极尺寸     mm 2.4 3.2
填充金属种类 按技术要求
填充金属尺寸   mm 1.6-2.5 2.5-3.2
保护气体 氩
气体流量   dm3/min 8-12 10-14
背面气体流量 dm3/min 2-4
喷嘴尺寸     mm 8-10 10-12
喷嘴至工件距离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