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地理小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2:31:14
求一些地理小知识.

求一些地理小知识.
求一些地理小知识.

求一些地理小知识.
少数民族风情三――壮族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奉命带领两门37高炮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隆林公社进行高炮人工降雨作业.因为刚刚结束对越作战,隆林公社距离边界仅仅十多公里,越南特工经常越境骚扰.为了安全,炮位设在一个小山包上,除了炮兵外,当地武装部还派出了一个加强班的民兵为我们警戒. 当地是壮族区域,群众说话我们听不懂,好在民兵都是年轻人,可以说普通话,如果需要与当地群众接触,就得带上民兵.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壮族的来源可以说源远流长了. 如今壮族聚居的广西右江河谷一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一万多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遗址就有13处之多,其体质特征与现代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而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特征相距甚远,说明了他们就是现代壮族人的祖先.壮族的先人是广西乃至岭南地区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迁移的民族之一.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7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壮族自称“布壮”、“布衣”、“布越”、“不傣”等.古代史籍记载为“僮”、“撞”,解放后曾统一称“僮”,1965年,根据周总理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古文字是仿照汉字的造字法而创制的一种土俗字,使用面较小,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帮助其创制了新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生活习俗方面,广西西北、西南及云南等地壮族妇女的服饰还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特色,多着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蓝或黑色上衣,下穿长裤或百褶裙,头包巾帕,喜戴银饰.饮食上主食大米、玉米,喜吃腌制的酸味食品.住房以干栏式楼房为主. 壮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故事、壮戏、音乐、歌舞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尤其是民歌浩如烟海.壮族人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各地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一,但以农历三月三日最为普遍和隆重,现在"三月三"已被定为壮族的歌节. 中国少数民族风情二――侗族 应凌云燕友之邀,将我所知的部分少数民族风情介绍一下.因为我先前写了《瑶乡行》,此文仅做之二凑数,以免云燕说我偷懒. 1970年,由于苏美两大国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威胁,为了应对战争威胁,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建设大三线”的战备战略,所谓“三线建设”,就是在战略大后方(大西南的山区、农村)建设有关国防和国计民生的大工厂.广西主要“三线”建设是修通“枝柳铁路”,即从湖北的技城到广西的柳州. 我们当初正在上山下乡,县里组织了一个基干民兵团赴“三线”,即从广西的融水、三江至湖南的黎平、通道,所经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侗族聚居的县份,有幸得知一些侗族风情的皮毛.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毗邻的地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洲是主要聚居地,在广西的则是融水、三江等自治县.使用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有南北两个方言.侗族本无民族文字,1958年以侗语南方方言为基础,贵州榕江话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创设了侗文.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期称为“骆越”,魏晋时期称为“僚”.古代文献称为“洞人”、“洞蛮”或误称为“苗”,其自称为“甘”,宋代称为“迄伶”,明清称为“峒僚”、“洞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梗稻为主,糯稻次之,善于在稻田里养鱼,有名的“禾花鱼”就来自此.侗族人还从事杉木、油茶的种植,以油茶待客是侗族人的习俗.侗族妇女喜欢种植棉花,自织“家机布”,使用植物做颜料染的“青布”作民族服装. 侗族能歌善舞,侗族地区让人们称之为“诗歌的海洋”,侗族人民讲究礼貌、敬老爱幼、乐于助人、重视公益事业,是一个淳朴的民族.侗族信仰崇拜大自然的原始宗教. 人口不多民族多———文化独特 西双版纳全州总人口不足百万,却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4%,汉族占25%,其他少数民族占41%.基诺族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 以傣族为主的10多种少数民族形成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构成独特而多样的人文景观.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哈尼族的“嘎汤帕节”、布朗族的“桑勘比迈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扩塔节”,都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更是让人乐而忘返.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这位母亲当然算得上是入流导演了. 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我少年时,是抗日战争后期,居住在县城近郊,风气较开,哭嫁之风已不盛行,而老人们却还在津津乐道,称述不绝.但实际哭嫁我仅见过一次.邻居们都说是那家老祖母执意要行古礼古俗,晚辈们拗不过才依了的.哭的方式是,从婚期前一个月的首日起,入黄昏,姑娘诉哭约一个小时,其声呜呜.十天以后,她的母亲加入"陪哭";又十天以后,她的祖母加入陪哭.这家没有诸姑姊妹,人们说,如果有的话,也应当加入陪哭行列的. 哭嫁在川西叫"坐堂".清代吉道人《味蔗轩随笔·坐堂词》云:"婚姻之礼,各省风俗不同.然酌礼准情,各省亦大同小异.凡男家娶妇先赋之诗,谓之'催妆';女家亲串颂女之词,谓之'坐堂'.坐堂者,女当喜期将近之先数夕,其诸姑伯姊,置酒为女祖饯,各述吉祥之词,以为颂美,女则申己之意以答.女左右更有少女,则随而娴习者也.其词要多鄙俚,然有音韵凄清,风格遒劲,如古歌古谣者.罗江明府蔡,微服巡查乡里,一日行至某处,值有女子归,诸娣姒咸以谀词颂女,女申意以答.忽风吹句入耳,词曰:'凤凰落在桌子上,哪个女儿肯离娘'.一字一转,音韵凄其,谁谓天籁之鸣,不在愚夫愚妇耶!"云云.吉道人姓周名际唐,成都人.吉道人记得明明白白,可惜他只记了一句哭嫁词,难窥全豹.好在旧时坊间丛刻中有《训女哭嫁》一种,可见一斑.这本小书的目录有《闺声哭》、《娘训女》、《嫂哭妹》、《哭爹妈》、《哭哥嫂》、《花轿到屋哭》、《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拜香火哭》等等,编次有点凌乱,似乎随手所记,未经文人之手.遥想《诗》十五国风未删之时,大约也不过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