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3:42:18
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满族有八旗子弟,哪个旗的势力最大
八旗制度是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的.努尔哈赤起兵以后.根据战争的需要和女真的习俗,把原来女真人打仗、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自由组合而成的武装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为正式的、长期的军民合一组织,建立了八旗制度.
原来在女真人氏族制时期,就存在着作为生产和军事行动的组织形式——“牛录”.当时,在行军出猎时,参加的成员,各依所属的族或寨行进.每十人中以一人为首领,被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是“箭”,额真是“主”的意思),所属九人听他的指挥.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合并来的各部落的诸申、伊尔根,统一组织起来,规定每三百人编一牛录,每牛录置一牛录额真(汉译为佐领).牛录额真之下置代子二人(即骁骑校)作为副手.每五牛录置“五牛录主”(即甲喇额真,汉译为“参领”).每五个甲喇构成一个“固山”,即旗.
“旗”原来只是标志这一新组织的队伍不同部分的旗帜.1601年努尔哈赤有黄、红、蓝、白四旗.随着队伍的扩大,1615年.于原有四色旗帜以外,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四色旗帜,合为八旗.八旗逐渐兼具有它们所标志的队伍本身的名称的意义了.
八旗制度是女真奴隶主阶级为加强对自由民的政治、经济控制,利用了氏族制时期的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八旗制度推动了初期满族社会的发展.在八旗的组织下,诸申、伊尔根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战利品除贵族占有大部分外,所余部分“论功行赏”,军费由八旗通过牛录,向众人分摊.1613年规定,每牛录三百人中出十男四牛,在空旷地上建仓积谷,作为粮饷,代替了过去临时摊派的办法.由此可见,八旗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
八旗的最高统帅是努尔哈赤.随着统一的完成,八旗制度的奠立,1616年他建立了“大金国”,自称汗号,史称后金.这时,他们的矛头转而指向明中央政权了.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兴兵向明发动进攻.所谓“七大恨”是:明无故生事边外,杀其父、祖;明背盟出边,保卫叶赫;后金根据与明边将的誓约,捕杀越界明人,明反责令偿命;叶赫因得明助,将许嫁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给蒙古;后金耕垦柴河、三岔儿、抚安三堡的田地,遭明驱逐;明偏袒叶赫,压抑后金.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率兵两万,发动攻势,迅速攻下东州、马根丹和抚顺三城.明抚顺守将李永芳投降.后金摧毁抚顺城,将掳得的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五月攻下抚安等十一堡,七月入鸦鹘关.1619年,明政府以杨镐为辽东经略,集兵八万八千多人,进攻后金.新兴的后金凭借了八旗组织的高度机动性和纪律性,把四路来攻的明军中的三路,先后一一击破,余一路未应战即行退去,战役以后金的全胜而结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是女真人的自卫战争,新兴的后金赖以保存下来.这是明金关系史上关键性的一战,从此,明朝在军事上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地位,而后金则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后金转而大规模进攻明朝的开始.

最初设立时只有正黄、正白、正蓝、正红四旗。后来又增设了四旗镶黄、镶白、镶蓝、镶红。
两黄和正白是上三旗 其他是下五旗。
其中正白旗是抢的正蓝旗的位置。顺治时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谁让那时候他厉害呢。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

全部展开

最初设立时只有正黄、正白、正蓝、正红四旗。后来又增设了四旗镶黄、镶白、镶蓝、镶红。
两黄和正白是上三旗 其他是下五旗。
其中正白旗是抢的正蓝旗的位置。顺治时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谁让那时候他厉害呢。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收起

不同时期不一样。
正黄旗的时间多。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在书上看到满青八旗中最厉害的是正黄旗.因为正黄旗是最正宗的满族血统,而且正黄旗中多数是贵族的后代,有权有钱,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屡屡胜利,就是在这些战功和家庭环境下的正黄旗的子孙们才得以延续296年经历了清朝的荣辱兴衰.(特点:人口多,时间长,战功多)这些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

全部展开

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在书上看到满青八旗中最厉害的是正黄旗.因为正黄旗是最正宗的满族血统,而且正黄旗中多数是贵族的后代,有权有钱,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屡屡胜利,就是在这些战功和家庭环境下的正黄旗的子孙们才得以延续296年经历了清朝的荣辱兴衰.(特点:人口多,时间长,战功多)这些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

收起

对明帝国来说,满族是外族,不论臣属与否,入关就是侵略,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对于已经摆脱明帝国统治的满洲人来说,...在满清皇帝奢华列举下,我再另举一项花消,而且是满族统治者特定的花消,八旗子弟的花消,每月6两白银的旗费

我想问问那名初中生,谁告诉你八旗中最强的是正黄?请问是哪本书?你可以告他误人子弟了,满族人都知道上三旗排位是镶黄,正黄,正白

正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