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长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50:38
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长廊,发现长廊上187幅人物故事画中有5幅水浒人物故事画,其中包括“林冲风雪山神庙”、“三碗不过岗”、“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武松打虎”等.
公园管理处文物部.秦主任出示了正在编撰过程中的《北京志•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其中资料显示: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颐和园长廊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光绪二十八年,在遭受八国联军破坏后,又进行了整修,当时的人物画记载就不详细.他认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大寿,应该会按照慈禧个人爱好重新绘制人物画.当时,戏曲里面均有水浒故事,爱看戏的慈禧很有可能对水浒人物有所青睐而将它们加入长廊.所以,可能这些画在清末就已经存在.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即这些画是1959年颐和园建国后第一次大整修时加进去的.当时,各间枋上的彩画不太清晰,人物画也少.同时,民间盛传“三国”、“水浒”等各种小人书,所以画工们多按照小人书上的故事画出来,水浒人物自然不可缺少.此后的几次整修,画面基本没改动过.但颐和园总工程师耿刘同对此有不同看法.耿工认为,很有可能在乾隆年间长廊上的水浒人物画就已经有了.当时提倡“忠、孝、节、义”,武松“三碗不过岗”等等民间流传的故事就是典型.他认为,长廊苏式彩画应该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来看待,不必把彩画人物看成是禁书《水浒》的人物,而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民间故事里的人物.这样就不会与朝廷的统治相违背了,跟“造反”自然也搭不上边.他也同意秦主任的两种推测,他认为,三种可能性都有.
由于长廊上的画没有相关史料可供查寻,因此现有长廊上的水浒人物究竟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到底该不该有?水浒人物的出现是否有它深层的背景?有关专家和研究部门正积极考证.同时,笔者在长廊画上还发现了“贵妃出浴华清池”的画面,画中的杨贵妃香肩裸露.在封建王朝如此的“秽淫秽色”的画面竟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皇家园林?看来长廊画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颐和园长廊的故事: 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
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慈禧每天要从寝宫乐寿堂出来到湖边散步,起初在路上还看一看左边的水、右边的山,到后来竟厌烦得哪儿都不想看了。慈禧心想:一眼望去山水全在眼前,四季不变,真是没意思...

全部展开

颐和园长廊的故事: 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
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慈禧每天要从寝宫乐寿堂出来到湖边散步,起初在路上还看一看左边的水、右边的山,到后来竟厌烦得哪儿都不想看了。慈禧心想:一眼望去山水全在眼前,四季不变,真是没意思,如果在湖边建造点儿什么,让我走一步就看一个景色该多好。那建造点儿什么呢?她一时也没有想好。
一日,心情烦闷的慈禧又要出去散步,王公大臣们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下的南坡时,老天爷竟不分时候地下起了雨,太监李莲英慌忙上前撑起雨伞并顺势观察了一下慈禧的脸色。没想到,此时慈禧的脸竟由阴转晴了,李莲英正在纳闷,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
回到寝宫后,慈禧立即召见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不久,在万寿山的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
一代皇后的奇想,成就了一座美的长廊,让我们追随历史,漫步在现实的长廊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