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4:16:50
柳宗元的文章

柳宗元的文章
柳宗元的文章

柳宗元的文章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若断若连,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记一方面精确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从"始得"着意,以精练形象的语言,生动真切的描绘,通过对登临西山山顶所见所感的抒写,热烈赞美了西山的怪特,表现了作者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和在大自然中获得精神解脱的快感.
文章一开始,就从作者被贬之后的忧惧和漫游中透露了他在当时的处境和心境,使笔下的自然景物跟作者的身世遭遇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又与烦嚣丑恶的社会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作者放迹山水之间,游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就"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然而却"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接下便写发现西山和始游西山的经过,着重写在山顶所见所感.登高眺望,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的描绘,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是依据透视原理着力刻画登临眺望中收入眼底的远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姿萦青缭白的山水图画.作者本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他对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热烈赞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坚持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现.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于是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直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当时常怀忧惧,满腔幽愤.而登临西山顶峰所获得的与大自然浑而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忧惧和悲愤一扫而空,精神上暂时获得了莫大的解脱.
 《钴姆潭记》是《永州八记》第二篇.钴姆潭,形状象熨斗的潭.开端"钴姆潭在西山西",只用七字既点了题,又交代了潭的位置,而且与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连接了起来.
 作者写潭,先写潭的形成过程,重点在水与石的两次搏击.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使水获得了生命力,显得有声有色.水之来,不是流而是奔,写水之搏击,不用蚀而用啮,生动地表现了水对准山石,毫不放松的冲击.写水之去,不用流淌,而用徐行,仿佛可见那安详舒缓的漾漾漫流.潭水源于冉水,"奔注"而下,可见急湍似箭,直泻千里的气势.突然碰到了山石,于是两下抵住,石因有靠山,水只能"屈折东流".旋即因"颠委势峻"的有利地形,水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荡击",咬啮着山石的边缘.柔能克刚,结果形成了一个"旁广而中深"的潭.它广阔近十亩有余,表面平静,纵深清澈,周围有碧树环境,高处有泉水流泻.其宁静幽雅与前之激烈的搏斗恰成强烈的对比.
 潭上美景,作者留恋不已,亟游不止,引起了要卖田的潭上居者的注意,因而上门来求售.作者"乐而如其言".买下之后,动手改建,潭上景色尽收眼底,于是乐不思土.作者失意远贬,本来是"不乐居夷"、"不忘故土"的,现在却因为得到了这个潭,竟至乐于居夷,忘怀故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钴姆潭的深厚感情和潭上景色的高度赞美.然而,作者只不过是苦中作乐罢了.表面上旷达闲适,内心却是沉痛悲哀,潭上美妙的景色处处透出凄清的意味.
 《钴姆潭西小丘记》是《永州八记》第三篇.钴姆潭的形势,主体是水;小丘的形势主体则是石.作者着重描写石的"奇",同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突怒偃蹇",不仅写出了石的形状,更写出了石的神态,再进一步,用一个"负土而出"的出字,又写出了石的动作.石的奇状既多到殆不可数,当然无法写尽,于是举出其中的两组作为代表,"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生动细致,可谓"词出意表,而刻画无上".
然而如此美好奇特的小丘,居然是主人的"弃地".弃到价止四百,而且连岁不能售.小丘的遭际震动了作者的心,于是他怜而买之.得到小丘后,"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这番去除务尽的行动,是对自然界秽草恶木的憎恶,但又何尝不是传达出作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声东击西,指桑骂槐而已.当铲刈焚烧之后,嘉木美竹奇石一下子展现在新主人面前,小丘恢复了它天然幽美的风姿,而且: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得意之余,回想发现和得到小丘的过程,不禁感慨系之.小丘就是小丘,放在帝畿则为名胜,在远州则为弃地.被弃置的小丘"农夫过而陋之",为作者和他的朋友所赏识,从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而这仅仅是偶然的机缘巧合,太难得了.如此前写小丘之胜,后写弃掷之感,高兴之余顿处凄清,转折之中独见幽怜.名为小丘,实为作者而已.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作者从钴姆潭西小丘,又西行一百二十步,忽然听到竹林后传来如佩环相鸣的淙淙水声,不由得"心乐之"."伐竹取道"后又见到潭水清冽,潭石峥嵘,潭树青翠,蒙络摇缀,这是在心乐之下所见到的情景.文章在以引人入胜的笔墨点出小石潭之后,便紧紧抓住"水尤清冽"一句展开描写.首先它从石字上落笔,刻画"全石以为底"的小石潭的形状,从而写出潭水清澈的原因.然后再运用实中写虚、静中写动的手法,通过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的鱼,反衬出潭水清澈的程度.这里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只是借助客体去表现主体,使它象浮雕一般给人一种立体感.同时他描写潭水之清,又是为下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好铺垫,从而将自己当时那种抑郁失意的心情,巧妙地寄寓在凄清幽邃的自然境界之中.接着他细看清潭中的游鱼;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出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鱼数语,体物神妙.柳文峻洁清深,于斯毕现.此时此刻,宛若庄子观鱼时的那种物我同一,乐而忘形的境界.然而,这种怡乐的心境起了变化.当他抬头西南远望水源时,见到水流曲折明灭,岸势犬牙交错,"不可知其源",有一种变幻无定,深不可测的感觉,这时他仿佛受到了震动,四周的竹树再也不复是先前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生气勃勃的景象,而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以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匆匆离去.此文在游历程序上与前三篇相衔接,而在写景状物上更趋精粹,在心态表露上更趋隐蔽.尽管《小石潭记》在八记中算是色调比较明丽的一篇,然而读到最后还是能体会到凄冷抑郁的心绪.
 《袁家渴记》是《永州八记》第五篇.本文先从永州的全景全貌着笔,通过宾主之间的对比和映衬,突现出文章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袁家渴的景物,参差错落,色彩班驳.水有声,山有色,枝干扶疏,花叶摇曳.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皆成文章.如描写风从四面山上下来摇荡花草树木的景象: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勃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对树用摇动,对草用掩苒,对花卉用纷红骇绿,均是生动细致而传神,精妙而准确.
 《石渠记》是《永州八记》第六篇.此篇写泉水和泉上景物,各具特色.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谕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成百尺,清深多修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石渠、石泓和小潭,这三个方面的景物虽然同在一个画面里,但是它们的特点却又各不相同.石渠的特点是狭窄,所以渠中的泉水也就微弱,碰上石头,不是激起巨浪,而是伏出其下;石泓的特点是低洼,因此积水比石渠较深,被菖蒲青苔覆盖或环绕着;而小潭的特点则是清深,所以石渠的水流入潭中,并且可以看到里面鱼的情况.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泉上的石头树木花草和竹子,特别是侧重于风声的描绘上.风摇动着竹树的梢头,产生震撼崖谷经久不息的回响,从而使读者由视觉转入听觉,给那些画图似的景物,再加上一种诗韵般的音乐美.
 《石涧记》是《永州八记》第七篇.本篇紧承上文,所写的景物仍旧是泉水、石头和树木,但作者善于捕捉共性之外的个性,如: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对水中石头,泉水都用"若"字表明,而对泉上的树和石,则用翠羽、龙鳞来直接比喻,"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由于采用了多种比喻手段来精确形象地进行描绘,所以毫无重复之感,反而觉得洞天之中又有无穷洞天
《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作者先着力描绘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和奇异的景色,然后转入到议论造物者的有无,用设疑的曲笔批判了天命观,同时倾吐了自己横遭贬谪、壮志难酬的悲愤.文章跌宕开合,尺幅千里,正如前人所说:"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作者写小石城山的景物,主要是在抒发一种感想.当时有人认为美好事物是天用来安慰被侮辱的贤人,有人认为美好景物是灵秀之气所造成的,作者都加以否定.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作者在这篇里发这种感想,是因以上各篇中所发出的身世之感密切结合着的.要是相信 天是有意志的,那么作者的被贬斥,是天意,也就用不到愁怨不平了.要是相信这些美好景 物是天用来安慰贤人,那就不免要自我陶醉,会忘掉自己遭受迫害的愁怨不平.正由于作者不相信 这些,所以把个人的身世之感同山水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从这些山水记中显出作者 不相信天有意志,感叹自己遭受迫害的思想情趣来:
一腔心事付幽胜,
多少凄楚烟水中!
原文:
http://bbs.yuwenonline.com/dispbbs.asp?boardid=60&id=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