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食指的《相信未来》鉴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53:33
求食指的《相信未来》鉴赏

求食指的《相信未来》鉴赏
求食指的《相信未来》鉴赏

求食指的《相信未来》鉴赏
主题意蕴
  《相信未来》以极其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意象组接,表现了诗人在那个令人悲哀绝望的年代里真实的灵魂对抗和挣扎,表达了他在绝望之中对人生和民族未来的朦胧而坚执的希望.
  作品分析
  《相信未来》是食指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题目来自当时中央美院学生张郎郎:1966年,张因郭世英(郭沫若之子)案案发而出逃,临走时在诗歌沙龙好友王东白的本子上写下了“相信未来”四个字.《相信未来》表现出在动乱年代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坚定信念,被评论家称为是一篇“预言性”的诗歌力作.
  诗歌的写作时间是1968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初期的盲动,被政治浪涛冲向农村“广阔天地”之后,对这场政治运动已有了一些较为清醒的看法,特别是对“文革”中个人命运的遭遇有了切身的感受,曾经有过的热烈、单纯的理想遭到了狂风暴雨的冲刷,内心充满了失落、迷茫和悲哀,但他又不甘于轻易地放弃理想和希望,于是,希望与绝望的剧烈冲突,经由他的笔流淌出来.
  艺术特色
  本诗大量运用意象组接的方式,表现内心的失望、矛盾和对未来的执著向往.诗人运用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意象来象征性地表达作品的意蕴:布满蜘蛛网的锅台、灰烬的余烟、凋落的葡萄、干枯的枝藤、凄凉的大地,是理想崩溃、希望破灭的象征;美丽的雪花、天边的排浪、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的漂亮的笔杆,则是诗人内心的剧烈冲突和不熄的希望之光的体现.诗歌以绝望、惆怅、感伤与希望、未来、幻想的激烈争斗的痛苦语言,奏响了悲怆的心弦,在无法调和的对立中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情感,形象而又凝练地表达了这一代人从盲目、狂热走向失望与挣扎的内心世界.
  作者还采用了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每一、二句都用排比句式,有力地反衬或烘托了第四句的主题;在三段的反复吟诵中进一步强调了顽强地“相信未来”的主题意蕴.
  全诗形式整饬,每节都由长短大致相近、节奏统一的四句组成,使诗作情感激越饱满,音韵跌宕,节奏铿锵.正因此,这首诗歌在那特定的年代里,不是依赖于公开的传播媒介,而是依靠人心的流传,不胫而走,很快在全国各地的知青中秘密传诵,甚至被谱曲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