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7:59:43
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经济学的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 ,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2、选择就是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 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5、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6、实证经济学是在做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力求说明和回答这样的问题: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后果如何?
7、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不作另外的选择?它涉及到是非善恶、应该与否、合理与否的问题.
8、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一种理论结构.简单地说,是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一个经济模型可用文字来说明(叙述法、散文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来表达(代数法),还可用 几何图形来显示(几何法、画图法).
第二章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4、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5、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对某种商品以某一特定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数量.
6、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7、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某种商品自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10、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11、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2、供给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互称为替代品.
15、 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这两种商品就互称为互补品.
第三章 效用论
1.效用: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总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用“TU”表示.
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MU“表示.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总额与实际支付货币总额之间的差额.
6.货币的边际效用:指货币与普通商品一样,受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支配,但通常在分析消费者均衡时,被假定为常数.
7.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用“MRS”表示.
9.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购买一定数量的各种物品,能够使其总效用达到最大的消费状态.
10.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1.价格-消费曲线: 一商品价格变化时引发的一系列预算线与一系列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
12.恩格尔曲线: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的,代表收入与某商品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13.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4.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导致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5.价格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
16.吉芬商品,低档商品中的那些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17.正常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商品
18.低档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而下降的商品.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时,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2、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类.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生产进入一定阶段后,当其他生产要素数量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呈递减的趋势.
4、等产量线: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在生产给定产量的情况下,所必须投入的生产要素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5、脊线:由不同生产规模下的体现“劳动密集界限”或“资本密集界限”的点组成的轨迹.
6、等成本线:是指在结定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厂商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的轨迹.
7、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保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生产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的比例.
8、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9、扩展线:是不同等产量线与相应的等成本线相切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10、规模报酬:是指在长期中,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按照相同比例同时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第五章 成本论
1、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
2、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经济利润:又叫超额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是厂商的最大利润.
5、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是厂商继续留在原行业中经营所必须的最低报酬.
6、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只能对部分生产要素加以调整的时间周期的成本状态.
7、长期成本:是指厂商能够对所有生产要素加以调整的时间周期的成本状态.
8、内在经济: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现象.
9、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相干扰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有四个特征: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完全同质;要素自由流动;完全信息.
2、总收益: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以P表示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总量,则有TR=PQ.
3、平均收益: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AR=TR/Q.
4、边际收益: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入量.
5、收支相抵点:SMC曲线与SAC曲线的交点,在这一点上,P=AR=SAC,厂商的利润为零.
6、停止营业点:S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此时, P=AR=AVC,厂商无论生产或不生产,其结果相同,都亏损固定成本.
7、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供给曲线(即SMC曲线的相应部分)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8、成本递增行业: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行业规模扩大而提高的行业,其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9、成本不变行业:厂商的平均成本不随行业规模变动而变动的行业,其长期供给曲线呈水平状.
10、成本递减行业:厂商的平均成本随行业规模扩大而降低的行业,其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包括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类型.
⒉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被一家厂商独家控制,排除了任何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行业与厂商合二为一.
⒊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的生产规模收益十分显著,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只有在整个行业的产量都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中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最先达到这一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⒋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的特征:⑴厂商的AR曲线与需求曲线d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⑵厂商的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AR曲线的左下方;⑶厂商的TR曲线是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再下降,当MR>0时,TR上升;当MR<0时,TR下降;当MR=0时,TR达到最大.
⒌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成本相同的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6.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它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⑴产品存在差别;⑵厂商数目较多;⑶厂商进出比较容易.
⒎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厂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其中,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8.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寡头市场是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组织,其成因也与垄断市场相似.
9.占优策略均衡是指由博弈中的所有局中人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占优策略是指无论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其局中人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10. 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均衡里,如果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局中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
1.边际产品价值(VMP),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同产品价格的乘积,即VMP=MP•P.
2.边际收益产品(MRP),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P•MR.
3.边际要素成本(MFC),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4.地租指土地供给量为固定时的土地服务的均衡价格.
5.经济租金指供给弹性为0,价格唯一地由需求决定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超过其机会成本的余额.
6.准租金指供给量在短期内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收入.
第十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外部性;2.公共物品;3.不完全信息;4.科斯定理I;5.科斯定理II
1.答: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外部性问题.
2.答:不具有竞争性或者排他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非竞争性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该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指的是对物品不付费也可以消费.
3.答:在现实经济中,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完全不仅指的是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
4.答:科斯定理I是指只要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最初将产权赋予何方,通过协商、交易的途径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最佳效果,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5.答:科斯定理II是指即使交易费用不等于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就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实现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内部化,而无需抛弃市场机制或引入政府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