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此句出自哪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1:57:3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此句出自哪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此句出自哪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
此句出自哪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年此句出自哪里?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自嘲》诗里的名句.长期以来权威性的解释是:“孺子”指人民,“千夫”指敌人.此外,也有文人将它解作,领导人或伟人应有的谦虚胸怀.
国史学者的看法认为诗中的“千夫”,是指当年为数甚夥的和鲁迅对立的人,不能说都是敌人,但也不好说都不是敌人.鲁迅“横眉冷对”的主要就是这些人们的无理指责、指摘和指斥.而被“千夫所指”的人,则认为鲁迅原意恰是说他自己.
国史学者引用了鲁迅在一九三一年二月四日致李秉中信里的话:“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典出《汉书?王嘉伟》,已经说清楚了.“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又是怎麼回事?查查《战国策?秦策二》,有这样一段记载:“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君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接二连三的有人来说曾参杀了人,连他老母亲也不得不相信而且害怕了.
鲁迅在这里为什麼要连用这两个典故呢?为了不至於断章取义,且将原信有关的一大段引在下面,以供参阅.
我自旅沪以来,谨慎备至,几於谢绝人世,结舌无言.然以昔曾弄笔,志在革新,故根源未竭,仍为左翼作家联盟之一员.而上海文坛小丑,遂欲乘机陷之以自快慰.造作蜚语,力施中伤,由来久矣.哀其无聊,付之一笑.上月中旬,此间捕青年数十人,其中之一,是我之学生.(或云有一人自言姓鲁)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通讯社员发电全国,小报记者盛造谰言,或载我之罪状,或叙我之住址,意在讽喻当局,加以搜捕.其实我之伏处牖下,一无所图,彼辈亦非不知.而沪上人心,往往幸灾乐祸,冀人之危,以为谈助.大谈陆王(黄)恋爱於前,继以马振华投水,又继以萧女士被强奸案,今则轮到我之被捕矣.文人一摇笔,用力甚微,而於我之害则甚大.老母饮泣,挚友惊心.十日以来,几於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细按原文,鲁迅自云在上海“伏处牖下,一无所图”,却仍不断遭到文坛小丑、通讯社员、小报记者各色人等的造谣中伤,俟机陷害,以至“老母饮泣”,则“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就只能理解为鲁迅满怀悲愤心情的自况了.此一期间,鲁迅在致李小峰、韦素园、荆有麟等人信中,也屡有“众口铄金,危邦宜慎”、“我自到上海以来,无时不被攻击”、“久为一般无聊文人造谣之资料”之类的话,应可参照.
其实,还有鲁迅在《三闲集?序言》里说的一段话,至少同样值得注意,原话为:
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巳集》里.但我到了上海,却遇见文豪们的围剿了,创造社,太阳社,“正人君子”们的新月社中人,都说我不好,连并不标榜文派的现在多升为作家或教授的先生们,那时的文字里,也得时常暗暗地奚落我几句,以表示他们的高明.我当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余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这时候,有一个从广东自云避祸逃来,而寄住在我的寓所里的廖君,也终於忿忿的对我说道:“我的朋友都看不起我,不和我来往了,说我和这样的人住在一处.”
他在这篇序言里甚至说到想把“对手的文字”“编成一本,谓之《围剿集》”.那麼,遭到众多人士的“围剿”,岂不也就是处在“千夫所指”的地位麼!因此当年鲁迅诗中和心中的“千夫”,国史学者以为是除了“文坛小丑”、“通讯社员”、“小报记者”之流外,还应该包括了创造社、太阳社、新月社里的某些人的.这一大批人当时的情况和后来的发展变化,各有不同.但不管终於是敌是友是我,当年却都是曾站在鲁迅的对立面,不同程度地奚落、讽刺、嘲笑,以至谩骂、攻击,甚至力图陷害过鲁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