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出自哪个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4:41:37
投笔从戎出自哪个典故

投笔从戎出自哪个典故
投笔从戎出自哪个典故

投笔从戎出自哪个典故
成语“投笔从戎”意即弃文从武,放下笔杆参军,这典故就出在西域名将班超身上.
班超(公元前32—102年),东汉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兴平县境内).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只好给官府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十分辛苦.有一天,他把笔往桌上一丢,感吧说:“唉!大丈夫如果做不出别的大事业,也应该像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创业立功啊!怎么能安闲地和笔砚打一辈子交道呢?”班超感叹之日,也正是东汉初军中切需用人之时.汉明帝招募勇士,班超真的“投笔从戎”了,居然被任命为假马司.窦固派他带兵进攻伊吾,他与呼衍王战在蒲海旁,“多斩首虏”,大获全胜,因而受到窦固的赏识.
公元73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与从事官郭恂带领36名壮士出使西域.出关后,首先来到了罗布泊附近的关头鄯善国.用智打败了匈奴使之受到鄯善王的赏识,当即表示脱离匈奴,归附汉朝.窦固把班超等人功劳具表上奏朝廷,并请求派遣正式使臣去驻守西域.班超为行军司马去驻守西域,班超依旧带了原来的三十多人再次回到西域.此次,班超的正义行动深得疏勒国人拥护.班超也就在疏勒建立了从事活动的根据地.
公元94年,班超最后降服了北匈奴统治下的焉耆、危须和尉犁,西哉全境再次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候,历史上称他为“班定远” .
原文:
《后汉书·班超传》: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