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哲学的哲理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2:28:21
医学哲学的哲理性?

医学哲学的哲理性?
医学哲学的哲理性?

医学哲学的哲理性?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相比,后者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而哲学则是通过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而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可见,哲学对包括医学在内的许多自然科学具有指导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将中医学看作了一门哲学,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 1 医学不等于哲学 一般认为,医学(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有关“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促进机体有效功能的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西方的营养学以及心理、社会、行为干预等相关理论和实践.从这个角度讲,医学首先是一门技术,是一门治病救人和防病保健的技术,应该说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哲学是人的意识经过客观的逻辑思维后规划出的多种意识形态.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3年5月将哲学定义为:“哲学是人理性的工具,哲学从起源就肩负着解决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的问题、有关我们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的问题、有关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问题、有关各门类知识总结的问题的使命”. 在古代没有明确的学科划分,许多著作往往是综合性的.我国早期的医疗活动及医学知识的记载多散见于许多不同的著作中,如医事制度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礼·天官》,书中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的四种不同医官的职责.又如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500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对50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著有《解剖学》、《生理学》等与医学密切相关的著作.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古代将医学的知识记录于哲学著作中,或者是哲学家同时掌握了医学知识,从事了医学研究和实践,就据此认为医学与哲学是同一概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分类越来越明确,学科分类是根据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而进行分类的.从这5个方面看,医学与哲学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关联,并不等于两者是同一学科领域. 有学者提出了“医学哲学”的概念,认为医学哲学范畴是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概念,是人们把握生命和健康问题的认识纲领,是对医学问题进行逻辑归类的思维形式.医学哲学范畴是哲学与医学之间多重学术关系的统一,是抽象性与具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结合,体现了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等多重价值.这是医学哲学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医学等于哲学.中医学是一种特殊的“医学-哲学”模式,表现为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其理论的构建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医就是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尽管中国古代有医、易共论的传统,但医、易学著作中,主要以“易”释“医”,“易”是“医”的说理工具,而并非医学本身,因而把哲学中的思辨作为医学理论值得深析. 以上正说明,哲学不等于医学,医学离不开哲学,医学哲学和中医理论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正是哲学使命的一个缩影. 2 医学中蕴含哲学思想 虽然医学并不等于哲学,但是并非说两者毫无关联,哲学对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尤其中医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如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先秦两汉时期基本形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代表之作.在中医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深受同时期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中的许多学说,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被中医学所采用,将其结合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中,成为中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模式工具.如阴阳学说为《黄帝内经》各个篇章所采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等等,可见阴阳学说涉及到中医的基础理论、诊断、治疗原则、养生防病等多个领域. 再如,先秦两汉之后,在哲学与中医学结合的第二次高峰的宋、金、元时期,大量的医学著作,借鉴哲学的观点,以阐释医学之理.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宋理学以儒为基,援引道释之说,不论是其治学之风,或者是某些具体哲学思想和方法,对同时期或其后的医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简单而看,从《儒门事亲》、《格致余论》等医著之定名,便可见其一斑.此时期,西方医学也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转变,这种模式的转变,使得原有医学模式之中加入了许多的非自然科学成分.然而,这种转变,恰恰是从整体上认识问题,也正是哲学思想的体现.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突破,都闪耀着哲学智慧的光芒.我们虽然不能说,医学等于医学,但医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其指导着医学的形成、成长与发展. 3 中医学人尤当重视哲学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①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②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③医、巫的合与分.④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雅斯贝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这一阶段,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表现为诸子百家争鸣,在西方出现了费底亚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分别代表着中、西个医学体系的奠基之作,也诞生于这个时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两种医学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西方医学在解剖、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实验,与自然科学一样,成为和哲学并列的独立的学科.而中医学一刻也没有丢弃古代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将这些哲学思想运用与医疗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时至今日,西方医学开始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说明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他们又将回到哲学的源头寻找智慧.而中医学如同一个丰富的宝藏,蕴藏了数千年来先人们的智慧,而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无论是《黄帝内经》、《伤寒论》,还是后世的历代医家,他们运用哲学思想作为工具,传承着一代代的学术精华.如““取像比类”方法,在《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五脏之象,可以类推”,《尚书·洪范》认为:“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以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分类.又如张元素提出了“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的药物分类方法,同样是五行学说“取像比类”的具体运用.可见,在中医学理论框架的构和临床实践中,蕴含着哲学的智慧. 因此,作为中医学人,要学习、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医学典籍,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哲学这门工具.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