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还真难,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6:27:30
作文还真难,怎么写

作文还真难,怎么写
作文还真难,怎么写

作文还真难,怎么写
说明:以下技巧是考虑到我国的应试教育方式,所以,仅把考试能用到的方法写出来,其他题材写作技巧还很多,个人观点不用考虑,以免浪费时间、精力了.
一,如何写作文?
首先能够清楚地表达思想、表达情感,然后把最好的文字表现在你这篇作文中,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够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或者说新颖的表达形式,可以适当使用.不能一味地去猎奇.
章写的时候,应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观点.提倡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只有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写出来才有真情实感.因为有这样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以后才是一个经过思考、经过经历得来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才是生活当中很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也才会赢得读者.
二,各种作文写作技巧:
A,记叙文----四段式加强描述法
一、「择要深入」:仔细描写人、事、物,而不是提一下而已;与草草的提一大堆事物,不如精细的描写几样就好.例如说别人胖,就别提他头发很长这些不相关的事.
二、「善用比喻」: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嘴巴所吃到的、皮肤所接触到的、心所感觉到的,用「……好像什麼……」的方式,来取代呆板的直述.例如,「他很高.」不改成「他那过人的身高,几乎要摩擦天花板,再长的床都不够大,简直是个人形高塔.」
三、「成语俗话」:可以丰富文章.适时的加入成语或者俗话,有画龙点睛之效,当然切记不要太过火,整篇引用个没完没了,而能在文中加入成语的方法无它,就是勤背成语、俗话、名人语录、静思语、诗词等等.
四、「善用举例」:说明了一大堆,不如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例如:形容完小明是多麼多麼会吃之后,马上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和小明吃完晚餐后,一起去逛夜市,不料他竟又吃了三盘臭豆腐、一碗猪血汤、一杯绿豆沙、一包鸡蛋糕…….天啊!回到他家,他妈妈问要不要吃消夜,他竟然点点头说:『好好好……,我又饿了!』」
这样一来,文章肯定生动有趣多了!
B,议论文----说明型三段论
一、说明型的论说文的特徵,就是在说明题目是什麼,以「我的烦恼」为例,就是说明自己的烦恼是什麼.
二、说明型文章可以分成三大段:解题、说明、总结期望.
三、首段为解题,就是把题目概括性解释、举出例证、四方联想一下.以此题为例,就要说明一下什麼是「烦恼」、不同的人有什麼不同的烦恼、有了烦恼会有什麼影响等等.
四、次段为说明,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看法、经验、解决方法来深入说明,可以根据个人所见,分成几个项目来条列说明.以此题目为例,不妨细分几个小段来细说,细说之后,别忘了加入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例如:
「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弹钢琴了,每次练习的时候……,我想为了克服这个「音障」,我想只好…….(第一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其次是算数学的应用题,对我来说…….老师建议我…….(第二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最后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就是我的身高太矮了,已经是六年级的我,居然…….看了几次医生后,我决定…….(第三项烦恼和解决策略)」
五、最后一段,说说自己的想法、感觉,以及心中的期望.
C,论说文----实践型四段论
一、有关於孝顺的论说文,是中国小孩一定充满了又爱又恨的情绪,爱的是: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特於世界的一种社会制度,它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开端,也是社会分工的最佳示范;而恨的是:这种论说文是最容易流而千篇一律,最没有发挥的空间.但是这种很多人写到『臭酸』的题目,却没有多少人可以写得很好.
二、论说文最大的忌讳就是『言不由衷』,说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认为对的话,拼拼凑凑出一篇不知所云的文章,而是要动头脑思考,真的以自己的角度去构思.
三、实践四段论:
(一)解题: 这个题目是什麼意思?需要我多做说明吗?古今中外的说法如何?有些什麼成语、俗话、典故?
(二)反省: 这个题目一般人的现况如何,我自己的现况如何?有什麼古今中外比较好的例子吗?
(三)策略: 这个题目要如何去实践它?我能做得到吗?能做些什麼?
(四)期许: 这个题目我有什麼期望?有什麼感想?有什麼心底的话要说?可以引用谁的话来勉励自己,成为座右铭继续努力下去吗?
四、这种四段论法的文章,结构稳定而丰富,在大段与大段的连接上,如果加点巧思,就让人感觉侃侃而谈,再加上些历史上或典故的例子就更具可看性,但是临门一脚是什麼呢?就是要有『真心、真话、真情感』在背后支持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2. 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诚信不可抛》、《科技与人文齐飞》、《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坚强--我不朽的信念》等文题,均是鲜明、夺人眼目的好题目.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拟题为《学会在别人的唾沫中游泳》,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
3. 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4. 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 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 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善于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 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 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 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 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 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 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 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 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 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这里我想谈两点: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 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他们往往有 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要紧紧抓住这种欲望,引导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教学大纲对各个年级的作文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课内落实.课内作文,要 求具体,学生各方面都受到约束,往往显得比较被动,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是采取 “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课内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外练笔.比如,去年我接了刚 入学的两个高一班,除了两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隔周抽查一次,并进行讲 评. 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 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随笔里,我 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 活.一年多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不少学生谈了写随笔的体会,一致认为写随笔的要求促使他们去观察,去 思考.有的说:“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寻找.”有的说:“由于写随笔的需要,无论在家里、在车上 、在学校里,我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在谛听……”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务,而且由 于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不少人自觉多写,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同时,在课内作文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记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学》,要求大家以班里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外貌特征进行描绘、刻画,看谁观察得细,写得 像.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写的人的特征来写.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蓝的制作》后,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制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于是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创作热情被激发了,纷纷 写出了切合实际的优秀作品.总之,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须让他们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 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宝商很会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银首饰时,常常盯住顾客的 眼睛不放,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别人想探究其中的奥妙,他却守口如瓶,直到临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独生子传 授这一诀窍:“盯着对方的眼睛,不,准确地讲,盯着对方瞳孔,瞳孔是不会撒谎的.如果一只钻戒的熠熠光 泽使对方瞳孔扩张,你就大胆地把原价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条项链没能使对方张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换一 只……总之,盯着对方的瞳孔!” 当然,这个珠宝商传授的生意经,不是我们要学的,但这种抓住买主的外部表情,从而推测其心理变化的 方法却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观察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现代文坛名将鲁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观察家.尤其是在观察人物方面他实在是独具慧眼而又细致入微的.他曾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 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讲授他的短篇小说《祝福》时,着重分析了鲁迅对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写.初到鲁家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的温顺善良;第二次到鲁家时虽还“顺着眼”,但“眼角上 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过巨大的刺激,极度悲伤;在沦为乞丐之后,祥林 嫂整个人完全与先前不同了:脸上“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说明这时的她已濒于死亡,精神麻木,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残.鲁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比 ,写出了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后,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记我 们学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这位工人虽然几年前就退休了,但负责收发报纸的工作一直承担下来.每天早晨 六点半准时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点又准时把报纸、杂志送到各教研组.除星期天外,从未间断过.于 是,有的学生着重描写了他的“那副眼镜”;有的却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稳的姿势来写;还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于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从每个学生的笔端跃出,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 .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了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而不只是“看”. 当然,我们在强调学生要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 看到了我们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便认为在作文中联系实际就是揭露阴暗面,让他们发牢骚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跟学生分析,生活中确实有愚昧落后、勾心斗角,有挫折,也有失败,这些东西不承 认不行.但是必须注意:什么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从你呱呱落地到现在成为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阳光雨露多,还是遭受的急风暴雨多?周围的东西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 今人痛恨,应该揭露、鞭挞,但决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让丑恶的东西占据我们的心灵,而 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