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四单元考题要有答案的.人教版.我自己出卷子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3:00:38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四单元考题要有答案的.人教版.我自己出卷子用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四单元考题要有答案的.人教版.我自己出卷子用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四单元考题
要有答案的.人教版.我自己出卷子用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四单元考题要有答案的.人教版.我自己出卷子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单元寄语:亲爱的同学,在金色的秋光里,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们漫步了语文世界的第四单元,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一阶段的长进和收获.好吧,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亮丽的风采,谱写你青春的梦想!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面颊( ) 繁衍( ) 归jiù qī 息
胚胎( ) 追溯( ) yùn ( ) 育 潮xī
2.完成下列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
销声 迹( ) 手无策( )
无动于 ( ) 耳不闻( )
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其下面画一横线,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不记其数( ) (2)不胜梅举( ) (3)无机之谈( )
(4)哀草连天( ) (5)消声匿迹( ) (6)物竟天择( )
4.“中国如有一分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些是申奥的宣传标语.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一条宣传标语.(3分)
答:
5.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
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面就有
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
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
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4分)
诗句:
规 律:
6.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作者以精当的语言对“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
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轮回的四季做了描述.与四季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很多,请各举1例.(注意,“成语、诗句”选择一种即可,且一贯到底.)(4分)
春: 夏:
秋: 冬: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4字).(2分)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阿兰•温德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成功地用纳米碳管组成的纤维织成了“纳米绳”.这种“纳米强”虽然很细,但其刚度和硬度都很大,因为它们是由纳米碳管构成的,而纳米碳管的直径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五千分之一.其刚度是钢材的10倍,其硬度是金刚石的2倍.目前虽然科学家制成的“纳米绳”的长度还不长,最长为20厘米,但阿兰•温德尔的研究小组相信,在将他们的方法进一步改善之后,他们可以织成任意长的“纳米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科学”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科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沉醉其中.
仿: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25题.
(一)
材料一: 大 林 寺 桃 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材料二: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三: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材料四: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10.材料二中划线句与材料一的哪句诗相照应,请写出来.(2分)
11.材料二中划线的“这种”指的是什么?(2分)
12材料三中说道南极洲有恐龙化石的发现,是为了说明
.(2分)
13材料四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二)汉语遭遇“喀斯特”
①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
②“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岩反应,生成了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水滴不断地滴下来,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四川盆地现在恐怕还是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
⑤对于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汉语言有着精妙的解说.古人举着火把进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深邃,这就是“洞见”“洞晓”.然而“洞开”“洞庭”中“洞”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湖就是广阔的湖的意思.
⑥为什么“洞”字可以表达大开大敞的意思?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议.比如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啦.
⑦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随着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洞中的厅堂继续发展,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
⑧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吧.
(作者单之蔷,有删节)
14.本文巧妙地借助“ ____________”一词说明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介绍“洞开”“洞庭”等词是为了引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2分)
15.文章第④段举长江三峡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第⑥段写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2分)
17.第⑤⑥段对汉语词汇的解说生动形象.请你借助想象推断古人是怎样创造“洞达”一词的.(2分)
〔帮帮你〕《现代汉语词典》对“洞达”的解释:透彻地理解.
18.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80字)(5分)






(三) 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
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泳池.”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同样在7月,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年初,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在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3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夏季的欧洲,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7月,非洲迎来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而南亚一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持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⑤美国发生的灾难只是去年热浪肆虐全球的缩影.6月初,高温袭击了南亚一些地区,巴基斯坦南部甚至出现了51.6℃的极端天气.7月,东、南欧的罗马尼亚等国气温一直高居40℃以上.8月,日本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极端最高温度达40.9℃,创下了日本最高气温纪录.
⑥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过去一年中,“古努”、“锡德”、“罗莎”、“利奇马”等系列台风陆续登场,台风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海面上的渔船被打得七零八落,路边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急驶而过的火车都被掀翻在地.2月28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遭遇最大风力14级的大风,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碎,车厢被吹翻,4人不幸罹难.
19.请简要概括本文所要说明的核心内容.(3分)
20、本文层次分明而衔接紧凑.请以第2至6自然段为例分析说明.(6分)
21、为了具体地说明全世界正在承受的暴雨、高温等气候灾难,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四)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窦光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2期 有删改)
22.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2分)
23.第②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24.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第④段中的 “超软水”.(2分)
25.“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请分别举例说明.(2分)
三.写作(50分)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__________中学习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jiá yǎn pēi sù 咎 栖 孕 汐
2.匿:隐藏 束:捆、绑 衷:内心 充:塞住
3.(1)记——计 (2)梅——枚 (3)机——稽
(4)哀——衰 (5)消——销 (6)竟——竞
4.例:共同打造绿色奥运;把诚信写上五环旗.
5.如:黄梅时节家家雨 伴随梅子黄熟的是连绵的阴雨天气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桃李先于海棠开花.
6.成语如:春:万紫千红 夏:夏日可畏 秋:秋高气爽 冬:冰天雪地 诗句如: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秋: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 ③⑤②④①
8. 英国科学家用纳米炭管组成的纤维织成了“纳米绳”.
9. 此题为开放题,答案示例:科学是色彩绚丽的花朵,让人流连往返;科学是清新隽永的诗篇,让人回味无穷;科学是音律和谐的乐曲,让人赏心悦目.
二.(一)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12.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13.分类别,条理分明的说明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两种不同的看法.
(二)14.水滴石穿 洞中大厅成因
(评分说明:第二空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5.具体地说明喀斯特作用的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作用1分,内容1分,共2分)
16.示例:“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故不宜调换.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理解“相当”1分,理解“相同”1分,共2分)
17.示例:古人在山洞中摸索前行,当他到达洞的尽头(或另一个出口)时,对洞有了透彻的了解,于是就有了“洞达”一词.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想象1分,推断1分,共2分)
18.示例:这幅招贴画的画面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米字格,格子里纵向排列着“汶川”二字,而这两个字又组合成一个“济”字.下方是红十字的标识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字样.它以巧妙的构思表达了与汶川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的主题.
(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特征1分,说明内容2分,说明顺序1分,语言表达1分,共5分)
(三)19.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 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或:世界正在承受多种气候灾难.(3分)
20.第2至6段是本文的分述部分.分三层.第一层(2、3段),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有洪水滔天的“记忆”.第二层(4、5段),2007年热浪肆虐全球.第三层(第6段),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内容上构成对比,“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一句便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是:“相关分析指出,全球变暖还是引发飓风的“添加剂” (共6分,正确划分出三个层次,评3分;能找出两个过渡句并强调其作用,评2分;语言简明评1分)
21.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答对一种评1分)
(四)22.制冷、空气净化、保健.
23.(1)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存雪制冷,能节约大量燃油.
(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降雪积存起来可以制冷的功能.
24.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冰状水,就是“超软水”.
2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按中考标准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