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牡丹的精神的段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9:34:33
描写牡丹的精神的段落

描写牡丹的精神的段落
描写牡丹的精神的段落

描写牡丹的精神的段落
红色的牡丹花:我将珍惜你的爱
  粉色的牡丹花:相信我吧
  白色的牡丹花;珍重你自己
  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多野生.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已声成为观赏植物.唐时盛栽于长安,宋时称洛阳为牡丹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阳花.<<群芳谱>>中记载牡丹有180多种,有一千五百多年的载培史. 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每年4-5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无比,有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色.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我国人民把它作为富丽繁华之象征,称之为“富贵花”、“百两金”.早在唐代都城长安栽植和观赏牡丹之况极盛,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目前,除洛阳之外,以山东荷泽赵公社牡丹最盛,每逢4-5月间牡丹盛开之时,五彩缤纷,香艳各异,吸引着全国园艺工作者和无数国际游人.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它雍容华贵,端妍富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宋代的文豪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曾写道:“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可见牡丹早在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广为栽培,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 自唐、宋以来千余年间,众多的诗人、骚客,专家、学者,用诗、歌、赋,笔记、小说,图象、花谱,从多方面记述了牡丹花绚丽多彩、国色天香的芳容,其中有些诗词已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牡丹不仅是名贵的观赏花木,而且有较高有经济价值.花可醇酒,根可入药.它有根皮经过加工称“牡丹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有泻伏火、散淤血、止吐衄之效. 牡丹喜肥,适宜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严寒酷暑,耐旱怕积水,“筑台植牡丹”也就是说:牡丹栽植宜高不宜低,低则积水,积水烂根.
  国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反映国人的情感和寄托.近日我国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近日联合签名发出倡议,呼吁尽快确定我国的国花,并提出将梅花、牡丹确定为“双国花”的建议.(22日本报A10版)笔者不禁感到心悦,终于国花之事又一次提上议程.
  心悦的同时,笔者也有所疑惑,为何非要确定“双国花”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主要有四种:一是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二是一国两花,原先主张单一梅花的陈俊愉院士提出了“一国两花”的构想,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三是一国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四是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国花未定的原因无非是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生了断层下的两难.但笔者认为一年四季没有常开的花,先为人知的,有代表性的才是做好的,故还是一国一花为牡丹为好.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名称.
  牡丹做为我国的国花当之无愧.先看它的象征意义,历史上早有国色天香之说,它的雍容华贵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达.升华一步可以喻意祖国的繁荣昌盛,较多地体现物质文明一面,是物质文明的象征;牡丹乃华中之王,是精神的象征意味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兴旺
  是一种喜洋的气氛.再说到品格,牡丹的品格不霸气这与中国永远不称霸相一致,也是多元化的,更能体现未来中国的多元化.从历史源源来看:牡丹繁于大唐盛世,是盛世之花,花大色美,乃众花之王,此时就家喻户晓.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民间历来就以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至今也是如此.牡丹无论从气节、象征意义、历史渊源还是从知晓程度做为我国国花当之无愧.
  梅花与牡丹同为国花实在不妥.梅花繁于南宋末世,为感伤失意之花,花小而性孤,犹如落魄弱女,并且花期比较短只能早春开放,而牡丹可以人工控制花期,四季皆可开放,适应性广,各地均可栽植,并且知晓程度远远高于梅花.现在很多人不愿悬挂树枝下垂的梅花画,原因倒着的梅花有“倒霉”之说.
  在网上笔者看到很多网友在关于“双国花”的言论,在一个很知名的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支持牡丹为国花.其中一些网友提到就在民国时,就把梅花定为国花,但未付表决,所以民国国花一说实在不成立,说直白了只不过是当时一写领导的一相情愿罢了.再说起毛泽东(我国开国先驱、革命领袖、人民的救世主,不得不考虑他老人家的意见)喜欢梅花,当时他老人家喜欢梅花那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国家当时正处在非常的事情,国民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梅花不屈不挠梅花不畏严寒的气节在当时最能体现.但当时的梅花已经不能说明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也有网友说:那种精神是要坚持的,一个国家没有了精神就好比没有了灵魂,但是牡丹也是有气节的哦!想当年,传说,武则天在冬天,下令百花其放,其他花都迫于气势开放了,有一种什么花来着?拒绝开放,最后被逐出长安.终为世人赞赏,虽是一个传说,但足以说明牡丹的精神所在,气节所在.古代有许多文人描写梅花的诗文,但大多都是借喻世态炎凉,不适合作现在泱泱大国的国花.从历史渊源来看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繁于大唐盛世,而梅花繁于南宋末.
  说至此笔者不得不再说明一下我的个人观点:不是说其他国家两个或多个国花不好,各有各的特点和国情,而对我国而言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确定国花非牡丹莫属.
  唯在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家富强、统一,民族繁荣、昌盛.
  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所以被称为花中之王.还有一说是在百花仙子中,牡丹仙子是最出众的,所以被人们尊重,这当然是传说;武则天登基后一次冬天在御花园突然想看百花争艳的场景,于是下了一道命令,让所有的花在一个晚上都要绽放,结果所有的花都开了,唯独牡丹不被其威力所逼迫,没有开花,后人为了赞誉牡丹,称其为花中之王.
  牡丹在我国被誉为“国花”、“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在世界上也负有盛名.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据初步收集,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仅苏轼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当代文人,也写了不少咏牡丹的诗.
  唐朝殷文圭诗: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徐夤在《郡庭惜牡丹》中,那对人生短暂、青春不驻的感叹,更是动人:
  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盛世花魁——小品唐诗中的牡丹
  “若教解语应倾城,任是无情也动人.”
  ——罗隐《牡丹诗》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在太液池畔宴赏千叶白莲,当参加宴会的群臣对着盛开的莲花赞不绝口时,玄宗皇帝却指着宠妃杨玉环说:“怎如我这解语花呢!”传为一段风流韵事,赏玩佳话.唐朝诗人罗隐借其意而反用之,以人喻花,极富诗情,《牡丹诗》中此联成为咏牡丹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
  鲜花美人,互为比附,通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英国大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产物.”①花儿以其鲜艳靓丽的色彩,柔美多姿的形态,浓淡各异的馨香,常使人们将其与人间女子的阴柔之美联系起来,而这种共性美的发现和认同,正是人花互喻的美学基石,并成为世界文学中屡屡运用的描摹手法.
  然而,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族群像中国古人那样,对于花卉的赞赏,并不单单满足于人花互喻的表象比拟,而是更进一步,在审美观照中,将花卉视为一种高级的活物,是内蕴生命力和灵魂的生灵;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们像唐人一样,对花卉尤其是牡丹显露出如此澎湃的激赏和热情,从日常生活逻辑到文学思维各个层次,传达着统一而鲜明的美学好尚.
  牡丹原产我国,是一种比较耐寒的花木,南北各地均有分布,而为江淮流域的栽培最为适宜.吴中俗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一至,牡丹盛开.“洛花以谷雨为开候.”②因此牡丹亦别称谷雨花.
  牡丹作为花名的来历众说纷纭.晋人崔豹《古今注》称:“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唐人段式成《芦陵官下记》称:“牡丹,前史无说处,微《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际多牡丹.’”③故此,后人认为“牡丹初无名,依芍药得名,故其初曰木芍药.”④据此推论,南北朝时期牡丹已作为观赏花卉进入人们视野.
  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高宗皇帝曾召宴群臣共赏双头牡丹;武则天下令移植河西精舍的牡丹佳品至内廷……帝王知遇、朝野推重,令牡丹的身价扶摇直上.《唐国补史》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大和、开成间,唐文宗探问京城中谁为咏牡丹第一,左右答曰,中书舍人李正封.其牡丹诗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句,传颂一时,是以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美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⑤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开元中,皇宫内兴庆池东沉香阁前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乘夜游玩,诏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遂成千古绝唱《清平调》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这组诗一共写了三首,其中第一首最为出色.而这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又是一开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所有立意、构思都是从这一句实际逐渐展开的.句中两个“想”字,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把唐玄宗此时最为得意的“名花”与“爱妃”非常巧妙地联系起来,天上那多姿的彩云,犹如贵妃翩翩的霓裳,而眼前娇艳无比的牡丹,恰似贵妃的花容月貌,盛开的牡丹和美艳的妃子,正所谓是“国色天香”,就这样被李白轻而易举地用短短的七个字,一行诗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真是遐想联翩,妙不可言.
  我个人非常地推崇李白,我以为李白对于汉语文学的意义甚至超越了莎士比亚对于英语文学的意义:李白是旷古烁今的伟大诗才,更有光耀千古的伟大心灵.
  李白就是盛唐的标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中最具有创造力和振奋度的一面旗帜.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人的心灵至少在三个向度上极为活跃地敞开着:一是通向生命自身的纵深度,二是面向人生现实的宏阔度,三是走向自然大化的广远度.全方位的敞开造就了宏阔博大而又丰富敏锐的心灵空间,积极健康的心态又为诗人心灵与视野中的意识和存在照进明朗的亮色,故可以说盛唐诗人的心灵敞而且亮.盛唐诗歌的文本与意指对象之间融合无间地敞开着,透彻玲珑的文本使敞亮的心灵得到了敞亮的表现.
  诚然,我认为牡丹的气质最能够代表盛唐气象,但是纵观诗史长河,盛唐之后吟咏牡丹的诗篇汗牛充栋,佳作亦是层出不穷,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诗歌咏物传统的继承,毋宁说是时人对于牡丹审美的再发现.中唐诗人首推白居易,其中一篇《牡丹芳》: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在白居易的笔下,诗人描写牡丹时,并不是单一的采用某一种艺术手法,而是综合性地多样化地把各种艺术手法融合在一起,多方面、多侧面地状摹出牡丹的美丽,极尽体物之妙,借以传达诗人心中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丰富的想象要通过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来达到,而大胆的夸张中又包含着巧妙的拟人,巧妙的拟人中也包含着大胆的夸张,它们之间几乎是不可分的.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花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但是诗人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现状的沉痛思考.《秦中吟》之十《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
  唐代五十多位吟咏牡丹诗歌的作者,大多属于中唐以后的诗人.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在唐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势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在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下,继承了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咏物诗的优良传统,在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倾向.与盛唐对于牡丹赞美迥异,中唐诗人更多的是通过面向社会底层群体的创作,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于社会黑暗的鞭挞和斥责,自然也有一股无奈和懊丧流露在字里行间.此处的牡丹不再是“国色天香”,千娇百媚的奇赏,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盛唐精神的衰落无可挽回,同时也挖掘到了牡丹描写的另外一面.纵然无法重拾盛唐气象,诗人们手中厚重的诗篇、沉郁的感情,对于社会发自肺腑的责任和道义感,仍然在诗歌历史上焕发着人性永恒的光芒.
  对于牡丹的歌咏,到了晚唐涌现出另一批诗人.唐人吟咏牡丹之作,在艺术上还有很多特色,晚唐诗人表现的手法与内容截然不同于盛唐的气魄和中唐的悲重,诗歌转而成为个人感情的寄托和表达.这固然与晚唐时代的一些代表诗人的个人性格联系密切,更是唐王朝从开元盛世的巅峰陡然跌落到淋漓乱世的时代背景,是诗人或被迫或自愿地退回内心世界的必然.
  在我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与牡丹最具渊源的既非李白,亦非乐天,而是唐代另一位个性颇具的奇才:李商隐.几乎与所有伟大诗人一样,李商隐一生命运曲折起伏,从诗人吟咏牡丹的众多诗歌中,草蛇灰线之间,传达出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境遇与心情,亦是对于牡丹另一种解读.
  李商隐十七岁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被聘请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点,学习做奏章.这个时候李商隐正是人生得意,风华正茂.当他看到盛开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对他的栽培,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诗人起笔以典故,首句用孔子见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锦帏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帏中再拜,环佩之事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说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何焯评:“非牡丹不足以当之,起联生气涌出.” ⑥颔联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⑦这两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风中枝叶摇曳的情景,十分生动.诗的颈联借《世说新语》所记石伦用蜡烛为炊之事,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诗的尾联用江淹梦中得五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猎狐楚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对令狐楚心怀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荡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无限妩媚.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发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丰富了构思和诗的表现力,显示出李商隐的才华.
  不久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李商隐的才华,任为书记,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此李商隐就在党派争斗的夹缝中过日子.唐文宗开成三年的暮春时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增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回想当年京城赏花,而今却在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犹在,那被雨打败的牡丹实在令人可惜.诗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沦落想到失意的亲朋,因小见大,寄托遥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这首诗从自己的原已沦落,写到自己被人排挤.诗的一开头就撇开牡丹,先写榴花.因为榴花晚开,赶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岂知早开早落,更觉悉人.三句写花含雨,四句写雨打花,希望成空之意,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为雨所败,万里阴霾,顿非旧圊,一春生气,荡涤全无.这几句从牡丹的零落写到整个人事的变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顶峰,到诗的结尾又出以反笔,谓他日雨过,牡丹落尽,回想今朝,雨中粉态,尚觉新艳动人,言外之意就是今天的零落还算什么,他年的摧残将远甚于今日.全诗咏物亦即言志,写景亦即抒情,从中我们不难窥见诗人在遭受政治打击以后内心的无限惆账.
  描绘过牡丹奇赏的大诗人还有众多,但是我下面截取的确是唐代乐伎薛涛的诗作《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忽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诗人将牡丹比作别后重逢的情人,倾诉着绵绵不断的情思:不语还应彼此知——为什么呢?因为传情每向馨香得!“传情”“彼此知”,把人花同感、相思恨苦的诗情底蕴勾勒出来.女诗人独特的审美倾向在诗作中展露无疑.无怪乎宋人赵时庚感慨:“凡盈穷壤者皆物也,不以草木之微、昆虫之细而必欲各遂其性者,则在乎人因其气候而生全之者也.”中国的诗歌历史上,女诗人群体自始至终都是一道引人注目的特殊风景线,探究中国女性文学的前世今生固然应当从女性诗人入手,而女性诗歌传达更多的确是超越于文学本身内容的丰富的含义.
  牡丹为花中翘楚,唐诗为诗史巅峰,二者在历史中的相遇决非偶然:正是唐人的时代精神,造就了牡丹的艳冠群芳、雍容华贵的气质.
  唐人吟咏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的极大兴趣,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发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许多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