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谈一下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5 16:19:48
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谈一下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谈一下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谈一下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角度,谈一下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时,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为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文拟在探讨依法治国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就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一些研究.
  一、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
  “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意指发展生产,加强法制,奖惩分明,自然会达到利国富民的局面.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计划经济秩序是和行政秩序同一的,计划经济实质上就是行政经济.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治来形成和维持的,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信等属性,必然要求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从近代以来市场经济和法治的历史发展来看,市场经济愈发展,就愈需要法治.市场经济的有序化、制度化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市场只有具备合理的法制体制,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才会产生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只有实行依法治国,用法律确认平等保护各类市场文化的财产权及其意志自由,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资格、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实现经济关系契约化,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严格规范政府行为,才能形成并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如果没有法治,市场主体的意志自由和权利就无法实现.总之,法治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法制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它赖于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和制度形态,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不实行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宪法的要求.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只有建立了以法律作为主要形式进行统治的社会秩序,才能较好地处理社会各种关系、调整社会各种利益、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和国家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为我们设立的又一个伟大的理想和目标.在实现这个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法制是基础和前提.和谐社会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特征,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基础,而这些基础的建立与巩固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升华.在1993年的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那么,怎么在坚持这一方略时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相结合起来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这里的制度,自然包括法律制度,必须依靠法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才能促进依法治国,发展也才能有新思想、新局面.以笔者愚见,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一)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有着现实的必然性与紧迫性.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短缺的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变,基础产业薄弱状态已经明显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绩,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总量扩张伴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比如,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剧;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任务艰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协调,环境污染突出等等.前已述及,只有法治才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
  我们不仅要看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还要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序性,要把紧迫性和有序性统一起来.这是因为,第一,发展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的量和质、深度和广度是很不相同的.这个发展过程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第二,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变过程中,即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这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个长期过程.第三,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在价值层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使人享受到法定的个人权利以及公正、安全、和平的社会环境等.在制度层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为人的发展逐步提供与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社会自治体制等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在技术层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凡此种种,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需要法制去确立、去平衡、去保护.
  (二)人本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树立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认识,使最广大人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目的.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许多社会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社会才有持续的发展能力.也就是说,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既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本观.只有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把我们党的惟一宗旨与民族特性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民族复兴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全民族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言,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和兴旺,根本谈不上局部、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决不能片面强调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法制建设,以法律加以明确,注意把握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观二者之间的一致性,统筹兼顾,相生相长,这也是人文性和民族性统一的集中体现.
  (三)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还要统筹兼顾,讲究公平,更多地注重人们基本权利的享有、财富分配的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组织结构的有序、社会心理的稳定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效率性与公平性的统一,就是要在依法治国中,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改革创新,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